欢迎访问北京中教金源科技有限公司

咨询热线:010-63716865

  当前位置 : 首页 > 资讯动态 > 相关技术 > 催化剂光解水原理-光解水制氢技术前沿及进展
点击返回新闻列表  
催化剂光解水原理-光解水制氢技术前沿及进展
发布时间:2022-10-31    浏览量:4253
1972年,日本学者Fujishima A和Honda K首次报道了TiO2单晶电极光解水产生氢气的实验研究,开辟了光解水制氢的新途径,通过太阳能光解水制氢也被认为是未来制取零碳氢气的最佳途径。随着电极电解水向半导体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的多相光催化的演变和TiO2以外的光催化剂的相继发现,兴起了以光催化方法分解水制氢的研究,并在光催化剂合成、改性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伴随氢能发展日渐升温,美国、欧洲、日本和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均在持续推动光解水制氢的技术研发。

光解水制氢原理

光解水又称为光催化分解水,可理解为一种人工光合作用。科学原理是半导体材料的光电效应——当入射光的能量大于等于半导体的能带(Band Gap)时,光能被吸收,价带(VB)电子跃迁到导带(CB),产生光生电子(e-)和空穴(h+)。电子和空穴迁移到材料表面,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氧气和氢气。光分解水制氢主要包括3个过程,即光吸收、光生电荷迁移和表面氧化还原反应。


光解水能否工业化取决于太阳能到氢(solar-to-hydrogen, STH)能量转换效率。光解水分为三种技术路线,一是光催化分解水,利用纳米粒子悬浮体系制氢,该种方式成本较低、易于规模化放大,但STH效率偏低(约1%)。高效宽光谱响应的光催化剂、高效电荷分离策略、新型高效助催化剂以及气体分离新方法和新材料等是这一路线后续研究的关键问题;二是光电催化分解水,在一些典型的光阳极半导体材料 (BiVO4和Ta3N5等) 体系上STH效率已超过 2.0%;三是光伏-光电耦合体系,在三种途径里STH效率最高, 在多个实验体系上已超过 10% 以上。最新报道的利用多结 GaInP/GaAs/Ge 电池与Ni电催化剂耦合, 其STH效率可达到 22.4%,已达到工业化应用要求。但光伏电池成本 (尤其是多结 GaAs太阳电池) 极大限制了其大面积规模化应用, 因而也是当前成本最高的技术路线(约300-400元/kg)。


最新文章
光催化反应系统:驱动新能源与环保技术突破的科研引擎
光催化反应系统是新能源开发(光解水制氢、CO₂还原)与环境治理(污染物降解、VOCs处理)研究的核心实验平台,其性能直接影响催化材料筛选效率与机理研究的准确性。针对传统设备存在的光源稳定性差、数据采集滞后、多技术路线兼容不足等痛点,新一代全自动光催化反应系统通过模块化集成设计、智能实时监测技术及多相反应兼容架构,实现了从催化剂活性评估到反应动力学分析的全流程精准控制。
光解仪系列产品:开启光化学反应研究的新大门
在现代科研领域,光化学反应的研究愈发深入,从新型材料的开发到环境污染物的降解,光化学反应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在这些研究背后,光解仪及其相关配套设备功不可没。奥莱特推出的 CEL-GDT-12 气体分配仪以及多种光化学反应仪,构成了一套功能强大、应用广泛的光解实验系统。
中教金源实验室光源:点亮科研的关键 “利器”
在实验室这个充满奥秘与探索的空间里,光源绝非仅仅承担照明的基础功能,它实则是确保实验精准开展、数据可靠获取的关键因素。随着科研领域的持续拓展与深入,实验室光源的种类日益丰富,功能也越发多样。
2022-2025@北京中教金源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公安网备11010602007561        京ICP备10039872-1号

服务热线

010-63716865

扫一扫,了解更多

在线咨询
在线客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