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10-63716865

  当前位置 : 首页 > 资讯动态 > 相关技术 > 一种led光解水制氢一体装置
点击返回新闻列表  
一种led光解水制氢一体装置
发布时间:2022-11-14    浏览量:1649

目前人类社会面临化石燃料日益枯竭和环境污染两大世界难题,因此开发新型可持续的清洁能源尤为重要。太阳能光催化分解水是指利用光催化材料在光能驱动下将水分解为氢气氧气的过程。光解水能得到清洁的可再生氢能源,是有效解决能源及环境污染问题的理想途径之一。目前主要研究光催化材料以半导体光催化剂为主,但是传统的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具有可见光吸收少、光生电荷易复合等问题,导致太阳能转化效率普遍不高。如何实现太阳能的高效利用是该领域的一个技术难点。

      我校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徐晓翔教授课题组长期致力于发展高效、经济、稳定的可见光响应的光催化材料。特别是对于钙钛矿材料有着较为深刻的研究。近日,该课题组报道了一种新型二维钙钛矿材料La/N掺杂的Sr2TiO4在可见光激发下实现了分解水制氢和制氧反应,并且在模拟自然光条件下实现了全分解水。理论计算表明层状Sr2TiO4材料具有各向异性,电子被限制在TiO6八面体层,而层间的电荷传输被禁止了。因此每层钙钛矿可以作为独立的单元参与光催化反应,减弱了电子空穴的符合几率。但其具有较宽的带隙结构,限制了该材料对于太阳光的利用。在此结构中引入La和N元素可以有效的增加其可见光响应(光吸收边达到650纳米)。日前,该研究成果以“Activating Layered Perovskite Compound Sr2TiO4 via La/N Codoping for Visible Light Photocatalytic Water Splitting”为题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ACS catalysis上(DOI: 10.1021/acscatal.8b00369),该刊2017年的影响因子为10.6。博士生孙小琴为第一作者,徐晓翔教授、美国特拉华大学焦峰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此外,在另一项基于Sr2TiO4光催化产氢研究中,徐晓翔教授和硕士研究生张红发现了La/Fe掺杂可以拓展Sr2TiO4的可见光吸收范围,有效实现了可见光产氢的效果,该研究成果以“Ruddlesden-Popper compound Sr2TiO4 co-doped with La and Fe for efficient photocatalytic hydrogen production”为题发表在催化类主流期刊《Journal of Catalysis》上(DOI: org/10.1016/j.jcat.2017.12.031).


      上述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21401142)等项目的支持。


最新文章
中教金源汞灯光源:点亮多领域应用之光,警惕潜在风险
在现代科技发展的进程中,汞灯光源作为一种独特的电光源,凭借其特殊的发光原理和优异的性能,在诸多领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利用汞蒸气在电场中的奇妙变化产生光,为科学研究、工业生产和医疗诊断等打开了新的大门,不过其潜在的风险也不容忽视。
高温固体氧化物反应测试系统:开启能源转化与催化研究的智能化新维度 —— 解析 CEL-SOFC-SOEC 的核心技术与应用价值
在全球能源转型加速的背景下,高效实现化学能与电能的双向转化成为科研与工业领域的核心课题。作为能源材 料测试设备的创新者,中教金源(Aulight)推出的CEL-SOFC-SOEC 高温固体氧化物反应测试系统,以其独特的双向能量转化能力与模块化智能设计,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与电解池(SOEC)的研究提供了全场景解决方案。本文将从技术特性、功能优势及应用前景等维度,深度解读这一前沿设备的核心价值。
在线二氧化碳还原系统:碳中和时代的绿色化学引擎
在线二氧化碳还原系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核心技术之一,通过电催化、光催化或等离子体技术,将工业排放的CO₂高效转化为燃料(如甲烷、乙烯)或高值化学品(如甲酸、乙醇)。这类系统突破传统能源依赖,以绿色电力驱动碳循环,助力工业脱碳。然而,其大规模应用仍面临产物选择性低、催化剂稳定性差及系统能耗高等挑战。本文深度解析在线二氧化碳还原系统的技术原理、核心突破与典型应用场景,并展望未来技术发展方向,为科研与工业用户提供全面认知框架。
2022-2025@北京中教金源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公安网备11010602007561        京ICP备10039872-1号

服务热线

010-63716865

扫一扫,了解更多

在线咨询
在线客服1
请您留言

感谢您的关注,当前客服人员不在线,请填写一下您的信息,我们会尽快和您联系。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