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科研效率:中教金源光解水,全自动光催化活性评价系统引领催化研究新范式
发布时间:2025-04-19 浏览量:103
在全球聚焦碳中和与绿色能源技术的背景下,光催化领域的科研效率与数据精准度成为突破关键。北京中教金源科技有限公司(Aulight)最新推出的CEL-PAEM-D8BP 全自动光催化活性评价系统,以 “全自动化、高兼容性、低耗高效” 为核心设计理念,为二氧化碳还原、光解水产氢、全解水等前沿研究提供了革命性的实验平台,助力科研工作者突破传统催化反应测试的瓶颈。
CEL-PAEM-D8BP 系统突破传统大型设备的笨重局限,将核心功能集成于封闭遮光箱体中,体积紧凑(具体尺寸可根据需求定制)、移动便捷,即使在空间有限的实验室也能灵活部署。其全封闭设计不仅有效隔绝外界光源干扰,确保光催化反应的纯净环境,更通过模块化可拆卸面板,实现快速维护与部件更换,显著降低设备损耗与停机时间。
技术亮点 1:微量反应系统
系统采用微量化反应设计,单次实验仅需毫克级催化剂用量,大幅节省稀缺催化材料(如贵金属基催化剂)的消耗,尤其适合新型催化剂的高通量筛选。搭配磁力耦合传动风扇驱动的高速气体循环系统,反应气体混合效率提升 300%,确保气固相催化反应均匀性,数据重复性误差小于 1%。
针对催化反应测试中频繁的取样、分析痛点,CEL-PAEM-D8BP 内置智能自动进样器与气动阀门控制系统,可实现 7×24 小时无人值守实验。通过高精度软件算法(时间控制精度达 0.1 分钟),用户只需预设取样频率与分析次数,系统即可在封闭气路中自动完成在线取样,同步触发气相色谱仪(兼容中教金源、岛津、安捷伦等全品牌设备)进行成分分析,全程无需人工干预。
技术亮点 2:多模态催化兼容
区别于单一功能设备,该系统支持光催化、光电催化、光热催化、电催化等多场景应用,通过灵活更换反应器(如石英管反应器、高压釜反应器),可适配气体、液体及固液混合体系的催化活性评价。例如,在二氧化碳还原实验中,既能模拟常温常压下的光催化反应,也可切换至光电协同模式,探索电场对催化效率的提升机制。
系统管路采用全玻璃材质,避免金属离子污染,搭配防倒吸电磁阀与真空泵智能启停功能,从硬件层面杜绝实验安全隐患。光源模块独立置于系统后端平台,支持外接氙灯、LED 光源等多类型光源,且光路稳定性提升 50%,确保每次实验的光照条件高度一致。
在软件层面,配套的智能控制平台集成数据采集、实时监控与异常预警功能,可自动生成反应动力学曲线、产物选择性报表等可视化数据,支持与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对接,为高水平论文撰写与工业级催化剂放大提供可靠数据支撑。
当前,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电解水制氢等技术是实现 “双碳” 目标的核心路径,而催化剂活性评价是技术迭代的关键环节。CEL-PAEM-D8BP 凭借卓越性能,已在以下领域展现独特价值:
新能源材料研发:加速钙钛矿、MOFs 等新型光催化剂的活性筛选,推动 “人工光合作用” 技术落地;
氢能产业突破:精准评估光解水催化剂的产氢效率与稳定性,助力低成本绿氢制备技术创新;
环境治理升级:支持 VOCs 降解、空气净化等催化反应测试,为室内外环境净化材料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对于科研工作者而言,传统催化实验中 “配气 - 取样 - 分析” 的繁琐流程常占据 60% 以上时间,而 CEL-PAEM-D8BP 通过自动化技术将这一时间压缩至 10% 以下,释放更多精力投入核心机理研究。某 985 高校新能源实验室反馈,使用该系统后,催化剂筛选效率提升 4 倍,实验数据可靠性显著增强,相关成果已发表于《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等顶级期刊。
CEL-PAEM-D8BP 全自动光催化活性评价系统的问世,不仅是一次实验设备的升级,更是科研范式的革新。它以 “微型化、自动化、智能化” 为支点,撬动催化研究从 “试错型” 向 “精准型” 转变,为碳中和、新能源等战略领域的技术突破提供了强而有力的工具支撑。随着全球绿色技术竞赛的加速,中教金源正以创新硬件赋能科研创新,助力人类在能源转型与生态保护的征程中迈出更坚实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