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10-63716865
欢迎访问北京中教金源科技有限公司
如果你看到有人把一些白色粉末扔进水里,不用电,也不用加热或消耗其他能源,就凭太阳光或LED光源照射,水就能源源不断分解成氢气和氧气。你信吗?更令人惊奇的是,即使经过几百个小时的实验,这种白色粉末的量并没有减少,只要有水和光照,氢气就能持续不断产生。
其实,光照分解水制取氢气,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1972年,日本东京大学Fujishima A和Honda K两位教授就首次发现,用二氧化钛作催化剂,太阳光照下,水会分解产生氢气这一现象。在这种现象之中,作为催化剂的半导体(半导体的金属氧化物,二氧化钛是常见的催化剂)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光解水的原理为:光辐射在半导体上,当辐射的能量大于或相当于半导体的禁带宽度时,半导体内电子受激发从价带跃迁到导带,而空穴则留在价带,使电子和空穴发生分离,然后分别在半导体的不同位置将水还原成氢气或者将水氧化成氧气。
其基本过程如下:
①光催化剂材料吸收一定能量的光子以后,产生电子和空穴对;
②电子空穴对分离,向光催化剂表面移动;
③迁移到半导体表面的电子与水反应产生氢气;
④迁移到半导体表面的空穴与水反应产生氧气;
⑤部分电子和空穴复合,转化成对产氢无意义的热能或荧光。
但是从1972年至今,50年过去了,光分解水一直只是停留在实验室之中,远远还没有达到工业生产的地步,主要是因为还有三大难题没有解决:
制氢效率低下,远远没有达到10%的临界线;
催化剂容易发生光腐蚀现象,很快失去活性,这使得生产催化剂的成本非常高昂,基本没有实用意义;
只有在紫外光照射下才会产生氢气。
效率低下一个主要原因是,由于电子带负电,空穴带正电,异性相吸,这使得“电子—空穴”很容易复合,导致产氢量子效率低下,严重阻碍了光解水制氢的发展。因此,如何阻止“电子—空穴”的复合,提高光催化制氢效率,已成为目前国际上光催化研究领域的重大挑战之一,也是制约光催化制氢技术实用化的瓶颈难题。
柳清菊团队通过大量研究发现,选用金属铜(Cu)改性二氧化钛(TiO2),采用特别的方法使铜以单原子形式牢固锚定于具有大比表面的TiO2纳米颗粒表面,单个原子作为化学反应的活性位点,使光催化活性达到最大化,产氢量子效率一下子就大幅提高到56%,在国际上首先实现了量子效率的突破。
(量子效率,是指光敏器件,如底片、感光耦合元件等,将其受光表面接收到的光子转换为电子-空穴对的百分比,底片的量子效率通常低于10%。)
铜原子改良二氧化钛催化制氢机理图。Cu+/Cu2+的可逆变化大大促进了光生载流子的分离和传输,大幅提高了光生电子的利用率,使产氢的表观量子效率达到56%
纯TiO2以及不同金属单原子负载TiO2的产氢率,图中数据显示,铜的产氢率最高。
不同铜原子含量下5小时的产氢量,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当铜原子含量是1.5%时产氢量最高。
柳清菊团队的研究还发现,改良后的二氧化钛催化剂活性稳定,具有超长的光催化稳定性,历经几百个小时的催化分解反应,催化剂的量几乎没有衰减。而常规条件下,即使经历长时间的存放,依然能保持和新制备样品的同样产氢性能。这对于降低制氢成本,简化生产工艺,免除昂贵的设备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不同存放时长的改良后TiO2产氢的循环稳定性和长期稳定性。最后一根曲线是显示存放380天后的性能。
那么,问题来了,柳清菊团队的重大发现,会让光分解制氢走向大规模的工业应用吗?答案是否定的,这个发现还没有克服第3个难题:光催化剂只有在紫外线照射之下才会实现“水变氢”。
迄今为止,现有光解水催化剂通常在紫外区才有活性,在波长400nm以上的可见光范围内,它的转化效率又迅速下降到10%以下。由于地球上空存在臭氧层,太阳紫外线的大部分都被挡在了外太空,到达地球表面的只有大约4%。太阳光的能量主要集中于可见和红外光区。其中可见光占比约为43%,红外光占比为53%。因此,如果能研发出可见光甚至是红外光响应的催化剂,我们的好日子才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