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中教金源科技有限公司

咨询热线:010-63716865

  当前位置 : 首页 > 资讯动态 > 论文发表 > 在单晶胞 ZnIn2S4 纳米片阵列中构建 p-n 结以提高光电化学性能
点击返回新闻列表  
在单晶胞 ZnIn2S4 纳米片阵列中构建 p-n 结以提高光电化学性能
发布时间:2021-09-15    浏览量:4469

1. 文章信息

标题:Construction of p-n junctions in single-unit-cell ZnIn2S4 nanosheet arrays toward promoted photo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中文标题:在单晶胞 ZnIn2S4 纳米片阵列中构建 p-n 结以提高光电化学性能

页码:262-270(2021),DOI:https://doi.org/10.1016/j.jcat.2021.08.009

2. 文章链接

Construction of p-n junctions in single-unit-cell ZnIn2S4 nanosheet arrays toward promoted photo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 Journal of Catalysis

3. 期刊信息

期刊名:Journal of Catalysis

ISSN:0021-9517

2021年影响因子:7.92

分区信息:中科院1区Top;JCR分区(Q1)

涉及研究方向:光电催化

4. 作者信息:第一作者是重庆大学博士吴俣。通讯作者为普渡大学助理教授Peilin Liao和重庆大学王煜教授。

5.光源型号:CEL-PEAM-D8PLUS、CEL-HXF-300、GC7920 全自动系统气相色谱滤光片\AM1.5

文章简介:

太阳能驱动的光电化学 (PEC) 将水分解为氢燃料一直是清洁能源存储和转换的理想途径。到目前为止,已经研究了各种各样的半导体材料并应用于 PEC 器件,然而,由于光激发电荷的高复合率,大多数光催化剂仍然受制于有限的光活性。裁剪超薄形态和构建 p-n 结已被证明能够优化 PEC 性能。对于一些 n 型材料(如金属氧化物、硫属元素化物和 g-C3N4),已经对通过 V 族元素受掺杂构建 的p-n 结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就传统的 p-n 结而言,用于构建此类结构的材料已达到其厚度的理论极限(两个单元厚)。例如,Philip Kim 及其同事提出了由范德瓦尔斯相互作用形成的超薄 p-n 异质结。然而,层间载流子分离和传输的障碍在这种结构中是普遍存在的。因此,我们专注于基于更薄极限厚度(仅一个晶胞厚度)的片状纳米材料,以创建 p-n 结来解决上述问题。


在本文中,我们首先通过磷化氢 (PH3) 处理单晶胞 n 型 ZnIn2S4 (n-ZIS) 纳米片阵列构建 p-n 结,其表现出完全不同的载流子分离和传输行为。因此,这种独特的纳米结构赋予了最佳的掺磷 n-ZIS (n-ZIS-P) 光阳极具有 51.5 µmol cm-2 h-1 的高析氧速率和令人印象深刻的 6.34 mA cm-2 光生电流密度在1.23 V 相对可逆氢电极 (VRHE)下,比 n-ZIS 优越许多。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这项工作中展示的最佳光电流密度值高于所有基于 ZIS 的光阳极。显着的改善可能主要是由于促进了电荷分离/传输、抑制了电子-空穴复合、延长了电荷寿命和提高了光稳定性。


原文下载:Construction of p-n junctions in single-unit-cell ZnIn2S4 nanosheet arrays toward promoted photo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pdf


最新文章
《文章投稿》远程P调控Bi单原子实现超宽电位下CO2还原制CO
化石燃料的过度消耗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激增,加剧全球气候危机。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驱动的电催化技术将CO2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学品(如CO、甲酸、乙烯等),既能实现碳循环利用,又能缓解能源短缺问题,被视为“双碳”目标下的关键技术之一。
《文章投稿》耐氧型光催化连续还原烟道气制乙烯
在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背景下,我国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低碳可再生能源产业,加快可再生能源发展零碳、负碳技术,减少CO2的排放,加强CO2的高值化转化,推动能源低碳转型。其中,光催化CO2还原(CRR)利用太阳能将CO₂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学品,被认为是一种清洁且可持续的技术,能够有效减少CO2排放并降低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文章投稿》通过 g-C3N4/ZnSnO3 异质结界面电场实现高效光催化
成果制备了二维纳米薄片g-C3N4与双壳ZnSnO3纳米立方体的异质结复合材料,这种二维/三维异质结构产生了界面电场,在电荷迁移中发挥了有效的作用,并增强了材料的氧化还原能力。
2022-2025@北京中教金源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公安网备11010602007561        京ICP备10039872-1号

服务热线

010-63716865

扫一扫,了解更多

在线咨询
在线客服1
请您留言

感谢您的关注,当前客服人员不在线,请填写一下您的信息,我们会尽快和您联系。

提交